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校园新闻

喜报
陈璐老师荣获“教海探航”特等奖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4 15:10:02 浏览次数: 【字体:

d11634cbb91c49748de109d8064b1a2b.jpg

参赛有感:

教育写作,是教师用来记录教学中所做、所思、所感的一种方式。但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捆绑下,能静下心来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当你想写下一篇有意义、有能量的论文时,会发现日复一日的生活,所做之事普通而零碎,这样一个时刻常常让人无从下笔,颇感纠结。

在认真阅读了多篇优秀论文之后,我发现其实论文的取材就来自于每一天的日常片段,或将小事深入,或另辟蹊径,或归纳总结等。本篇“教海探航”论文能够获奖,得益于我参与的一个课题研究,得益于课题组成员的精心指点,下面来谈谈从本次论文写作中获得的感触。

 

1、实践是写作素材的源泉

《叶圣陶教育思想视域下初中古诗文校本吟诵课程的建设研究》,是我参与的第一个课题,也是第一次尝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探究。自2020年加入课题组之后,与课题组的各科老师们一起学习吟诵,阅读相关的书籍,探讨吟诵旋律的发展规律,在不断摸索中,从对传统吟诵调的模仿到创编吟诵旋律、创新吟唱表演等多种吟诵形式,这是不同思维交织在一起,碰撞、摩擦而产生的火花,也是本篇论文的写作基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正因为有了这些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案例,才为论文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和真实的感悟。

3d6fb960deab406fb0de57d73890cf49.png

2、修改是作品完善的历程

教育写作,考验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场逻辑思维的训练。如何将平日的琐碎小事串联起来,凝聚成一套系统的教学经验?这需要教师在动笔之前,考虑清楚论文的中心思想,设计初步的结构框架。但这并非意味着行文由此被确定,随着实践的推进,会更新以前的所思所想。因此,多阅读、勤思考、肯修改,尽力去完善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才能最终写出一篇相对成熟的作品。

 

b16c01f2b1c8465ea07ab114755f9e57.png


3、行动是收获成果的渠道

万事开头难。每当要写文章时,时常觉得有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但当写下一段文字后,仿佛打开了灵感的盖子,会越写越思如泉涌。事实证明,只有真正提起笔,写起来,才会有收获成果的可能。  

 

741fdb7da15c4a258251ece4b45813c8.png

最后,总结我眼中的教育写作,就是以“做实事”“勤思考”“真行动”的态度,用文本记录教学中的种种实践和感悟,通过文字梳理来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写作也是一种修炼,历经长期的积累和打磨,才能让一个人实现真正的成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