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单元,赋能新课堂
春意藏,夏初长,成长一直在路上。4月28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我校召开了苏州市初三英语教学研讨会。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精神,研究初三英语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市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同题异构,共研同进
课堂观摩环节,12位骨干教师围绕《Wonderful things》、《Teenage life》和《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三大主题进行大单元复习教学。
苏州市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吕敏敏老师、吴中区碧波中学的彭旦老师、苏州高新区景山中学郭黎跃老师和甫里中学的周燕老师都以《wonderful things》为主题进行了复习课的授课。
吕敏敏老师以课本内容为基石,再次整合调整,环节层次分明,夯实基础和提高深化并举。彭旦老师深入挖掘中国文化习俗里的wonderful things,用创新多样的方式,将大量的内容汇总在一起,逐步构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郭黎跃老师以A wonderful journey为主线,创设真实语境,在讲练结合中巩固基础知识,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周燕老师以身边同事的朋友圈内容导入,呈现了四件精彩的事情。运用多模态对七下四个单元进行了全方位的复习,并帮助学生理解、反思并感悟显性或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王鸣艳老师以信封任务一连词成句导入,整合了七下四个单元的故事内容。还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激励学生,有效促成了预期目标的达成。
昆山市汉浦中学华祎杰、苏州市觅渡中学的迟业萍老师和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的吴心蕙老师都以《wonderful things》为主题进行了复习课的授课。
华祎杰老师以《青春变形记》中主人公Meimei的的四个角度为主线,用不同的活动复习巩固了字词句。最后启发学生重新思考青春的意义,深化了主题立意。迟业萍老师以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为切入点,紧扣主题安排教学任务。在一个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举例子的说明功能,连词的逻辑功能,形容词的修饰功能等等。吴心蕙老师以People,Place,Activity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teenage life,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多说。将话题生活化,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张家港市东渡学校朱玉莲老师、相城区蠡口中学的吾燕老师、太仓沙溪镇岳王学校吴金花老师和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的周中兵老师都以《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为主题进行了复习课的授课。
朱玉莲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关键词句操练、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的运用,引导学生实现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的过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人文素养,实现了英语学科教学与育人并举。吾燕老师以一则自然保护的视频导入课题,从“what”,“How”,“why”三方面带领学生进入到人与自然的世界,创建真实语境,推动任务落地,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吴金花老师通过设置四个环节,让学生回顾了关于wild animals、birdwatching、seasons和 natural disasters四个话题的英语表达,最后升华主题,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二者需和谐共生。吴中兵老师利用自身优势——执教的学校毗邻阳澄湖,自然地引入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带领学生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来欣赏美、发现美和保护美,最后引出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凸显出核心素养的“涵蕴性”。
观课议课,教学相长
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唐英华老师从授课老师们的教学基本功、主题语境创设、学生活动生成及即时有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擘肌分理的点评,提炼出了亮点优点,也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中肯的建议。
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李晓芸特级教师在评课环节分享了她新颖的大单元整合设计思路,总结了有效的单元整体设计必须具有的四个性:整体性、针对性、逻辑性和生成性。她认为把输出作为最终目标,从想要的结果出发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而不是从单一的活动和固定的教材出发,分析学生学习现状,以此为基础再确定教学活动。
专家讲座,臻于至善
苏州市高新区教研室刘菁健老师结合这次的教学展示,做了《基于新课标的初三英语教学反思与变革》的专题讲座。刘老师在透彻分析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刚发布的英语教学与测评年度报告,回答了老师们关心的几个问题,建议实操性强,给人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之感
最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英语教研员许淼淼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希望老师们在主题式复习教学中能更好的整合教材中的词汇、语法和话题,设计体现复习课特点的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由学语言到用语言、由机械记忆到灵活运用,由注重知识到能力素养的提升。
本次活动为初三英语复习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借鉴,也为英语教师们理解新课标、实施新教学、发展新自我提供了优秀示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