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时空>教师发展>详细内容

教师发展

“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新”光闪烁,初展芳华
新教师风采亮相(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25 16:50:0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促使新进教师快速适应新环境,明确成长方向,开学以来,甫里中学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新教师新风采”亮相课活动。课前老师们认真备课,研究教材;课堂上,教师们竞相亮相,一展风采。

0c9f7d4a0b564237b1011ba0a94a605e.png

语文组

语文组李丹琳老师开设了名为《记承天寺夜游》的亮相课。

9fcb2409e0724a95a5f3111f1d1ae463.jpg

这堂课以“游”贯穿,先梳理“游”之事,接着是“游”之景,以给课文加插图的情景化活动,总结出月色特点,最后是“游”之心,得出苏轼之“闲”中的旷达。

1.教学设计时要把重难点问题简单化。刚开始重难点问题设计不清晰,我在师傅建议下,把“闲”字的理解分成了三个小问题,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一定要提出学生自己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引导他们得出答案,而非一味灌输。

2.PPT设计要图文并茂,文字尽量简短易读。大篇幅的文字满屏播放,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3.课堂流程要完整。课堂中缺少基础文言字词讲解,学生难以快速进入状态理解文章。板书中缺少课文标题和作者。

4.课堂要详略得当。在梳理“游”之事部分,速度太快,没有把文言字词意思与作者情绪变化结合,在“闲”之心部分花费时间过多。

5.课堂要有激情。我在课上未能走下讲台,及时调动学生情绪,导致后半堂课有些沉闷。

——李丹琳

 

数学组

数学杨静和史睎雅两位老师同题异构,开设了名为《有理数减法》的亮相课。

db232063aa0c41c98ceb81ad6dada549.png

今天在初一8班开了一节新教师亮相课,上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顾老师和薛老师以及其他老师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也受益匪浅。

一、一些遗憾

1、复习引入不是很好。作为老师,我一直在引导学生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而不是让学生自己背出有理数,这样学生的复习巩固的效果不好。

2、探究归纳里面例子“-2-4”不是很合适,省略加号括号是后面一节才学习的内容,超前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有难度。顾老师建议,将“-2-4改成“0-4”更合适。

3、薛老师提出的板书这一块需要多注意,的确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很重视板书,定理定义的板书以及例题的板书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起着一个示范的作用。今后会加强板书的练习。

4、讲练不分,例题应该由教师亲自讲解,在黑板上板书。对于例题,本节课我是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板书,没有对其他学生的解题格式起到规范作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讲练分开。

5、课堂总结不到位,课堂总结应该包括知识点小结和数学思想小结。本节课对于课堂小结只做到了知识点总结,没有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杨静

 

913e65e22a454c278f77385964e685b6.jpg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这节课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这节课学生能够把学会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灵活、合理地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知识。课堂以复习引入作为开端,让学生回顾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依据怎样的步骤进行以及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具体内容,并通过简单联系反馈复习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得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以及加法结合律。接着,通过实践应用,一例一练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了小结。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及加法结合律应该再次强调是对于有理数而言;在讲解例题时给学生总结的简便运算方法应继续告知学生简便运算方法中的优先级;最后在课堂小结时,应从知识点上升到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史睎雅

 

道法组

道法组李进艳老师开设了名为《维护秩序》的亮相课。

189b1bd8a25c4cd98741ef99ab4897f5.jpg

在第一次亮相课上,我进行了《维护秩序》这一课的讲授,最担心的就是怕内容讲不完,结果整节课结束,大致流程完成的比较顺利,学生课上积极配合,课堂氛围良好,对于新课内容很容易接受,大方向自我感觉不错。但还是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到位,需要继续学习,仔细听了各位老师的点评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小组讨论没有合理安排好,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后忘记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讨论后应该要让学生参与讨论的结果展示,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活动,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空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意把握教学节奏,既要注意时间把控,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授课时间,又要做到抑扬顿挫,增强语言节奏的感染力。学会利用教学动作去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避免流于形式。

——李进艳

历史组

历史组殷孜老师开设了名为《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的亮相课。

d29bf93b87554a7881a1c03e2bb190d8.jpg

由于第四课改动较多、内容丰富且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所以我挑选了其中的主干部分“洋务运动”。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通过处理教材,将洋务运动分为背景、目的、概况、措施、结果和评价几个部分,进行了一个比较合理分析历史事件过程的设计。

对于背景进行补充,通过时间轴结合之前所学内容,一方面回顾之前所学,另一方面更清晰可以看出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局势,总结得出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之后在讲述措施的时候,以李鸿章的日记为线索,找到措施之间的因果逻辑,串联起每个措施。比如发现军备落后建立军事工业,办厂不会操作西方的机械于是开办新式教育,发现军工企业费钱于是开办民用企业。以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代入当时李鸿章面临的各种困境,思考解决的办法,更便于理解记忆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整体比较顺利的情况下,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在讲解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和评价的过程中,使用了一部分初中生较难理解的史料,因而必须对史料进行进一步的删改和注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比较丰富课堂节奏比较快,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进一步放缓速度,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这么仓促。

——殷孜

 

地理组

地理组况志娟老师开设了名为《人口》的亮相课。

5a2c08f566864248bd020970de5bb162.jpg

本节课的结构比较清晰,讲课按照“人口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多有什么影响”、“解决措施”、“人口措施的变化”的顺序贯穿“人口”这节课,每个小节的衔接也比较自然。

讲课一开始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导入新课,给同学们展示全国各地旅游景点人数爆满的情况,激发同学们上课的热情。

课堂学生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除了提问学生以外,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同时除了单一的课堂提问,也可以采用“小火车”的方式来提问同学们,让同学的注意力在比较缺乏的时间段稍微集中一点,提高课堂的纪律。

上课的声音还是比较小,并且很少在学生中走动。板书设计方面,可以加上几个小标题,使板书的结构更加完整。视频播放的时候声音较小,坐后排的几位同学不太听得见。学生的氛围还是不太活跃,教学设计方面有些小问题。

——况志娟

 

英语组

英语组吴怡老师和朱天群老师开设了名为《Unit 2 School life Integrated skills》的亮相课。

4f611aa3084a48eb8b17c6aaaa400d10.jpg

本次亮相课我选择了八上Unit 2 School life的Integrated skills的部分。是一堂听力课。讲的是不同国家之间学校内容的差异。旨在让学生掌握“the number of … is”以及数量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

在教学设计中,经过师父的指点,摒弃了一些杂的知识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了较多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展开的学生活动。重点锻炼学生的听和读。

关于本堂课我自己总结了一些不足。第一,上课时略微紧张,过渡的语句有些卡顿;第二,教学节奏稍微有点快,比预计时间讲得快;第三,声音较小,后面同学听得略吃力。

通过本次亮相课,我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吸取经验,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丰富和提升自己,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备好课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踏实备好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这样一节课才会是高效的。

——吴怡

80a6c0d0eeac4395b02dbd6bba3342e5.jpg

本学期作为新教师的亮相课在无数的备课和磨课中结束了。通过本次开课经历和师傅给予的巨大关心和帮助,我的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第一目标定位要准确。Intergrated Skills的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本节课以点带面地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在知识点和听说技巧中更多地考虑到了前者,应该在环节中融汇更多的听说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听说能力。

第二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的主人是全体学生而不是老师。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和pair work的展示时,缺少对其他学生的关注,使其缺乏参与感和关注度,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等问题。所以在之后的课堂上要先做到学生参与的广度。在提问环节可以提问一个学生之后再请一个同学回答一遍或全班重复正确答案或请其他同学表态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讲解环节可以让学生多读书,变着花样地读书。这样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动起来,既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又让学生不断重复知识点,一举多得。

最后是参与的深度,也就是本节课的本质。不要停留在表层,要挖掘课文背后的意义。挖掘也要讲求合理、适量,要贴近课本、生活和学生。不能牵强也不能拔苗助长。

——朱天群

 

物理组

物理组陆懿萱老师和谢孝康老师分别开设了名为《汽化和液化》、《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的亮相课。

0270408cdc1345e3b72acfbb431d0466.jpg

《汽化和液化》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物态变化,如何使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是我所要思考的。在课堂上,我运用酒精灯烧水滴的实验情境引入,讲述了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在讲述蒸发的特点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让学生先通过生活实例进行猜想,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使物理课堂变得有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但我这堂课仍有许多不足,在进行新课引入实验的时候,水的表面积不够大,现象不够明显;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实验过程中,由于器材限制,并没有把实验对比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缺少严谨度;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出现了口误的错误……种种细节部分还需要多加打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细致地进行备课,熟悉学生学情,精心研磨课堂细节。

——陆懿萱

 

 

06050b0e3916430b99ae4349f1c1d29b.jpg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第一小结中的内容。在中考中物态变化占比举足轻重,所以上好第一课是关键,本节亮相课结构还算完整,但也一些不足之处,我做出如下反思:

 课前:由于惯性思维准备好了实验器材,没有更早检查好课件是否能播放,提前一节课去才发现由于电脑重装,我所要用的上课软件被清理掉了,好在最后上课前弄好了,有些匆忙。

 课中:板书书写和板书设计还得有待加强,在课堂语言过渡和用词精准方面还得多向其他前辈学习,学生温度计的使用是这节课的重点,但考虑到整堂课时间节奏的把控,转变为了我演示为主,不太恰当。

 课后:上课中我感觉学生反应还算热烈,但在作业反馈上,让我意识到,对于重点地方还需节奏更慢一些,笔记上要让他们做更加详细一些,尽可能关注到每位同学知识的内化。

 ——谢孝康

 

体育组

体育组沈康老师开设了名为《跨越式跳高》的亮相课。

73c8c9e9a2c546a5bfd0d9f4def80226.jpg

我在初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到达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并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过程中,传递小游戏有点乱,有的学生已经有了还在接,有的学生左侧同伴没拿到他却不传……第二次尝试时情况有所好转。这课重点解决两腿依次过竿技术动作,利用体操棒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只不过过斜放的棒要求比较低,过竿腿上摆体现不足。随后过橡皮筋的练习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能力也得以体现,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效果不错。随着以后课的深入进行,我觉得学生们对于这项技术可以越来越好的熟练掌握。

——沈康

 

生物组

生物组张童老师开设了名为《人体内废物的排除》的亮相课。

35cb33d43adb4a189d2c52e02bb62019.jpg

本节是重点内容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脏的结构和特点,上课时采用了“自学、引导、议论”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运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益。以新闻报道导入课题,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回顾有关呼吸系统的知识,并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相联系。利用课件展示肾单位的结构,引导学生对照书本,同座之间相互提问,认识肾单位结构,培养学生自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较短,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另外,本节的板书设计需要进行改进,没有起到展示重点和总结的作用。

——张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本次新教师亮相课活动旨在帮助新老师自身不断地成长,从汇报公开课中得到启发和思考,能够改善课堂情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此次新教师汇报公开课活动的开展是学校青蓝工程活动的一次阶段性成果汇报,将会激励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学校优秀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