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新”光闪烁,初展芳华
新教师风采亮相(一)
为促使新进教师快速适应新环境,明确成长方向,开学以来,甫里中学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新教师新风采”亮相课活动。课前老师们认真备课,研究教材;课堂上,教师们竞相亮相,一展风采。
语文组
语文组徐澜和王钰洁两位老师同题异构,开设了名为《济南的冬天》的亮相课。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精读美文。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所谓“读美文”,就是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
所谓“赏美文”,就是对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赏析,学会基本的语句赏析的方法(例如:修辞的运用、写作手法的运用),通过小组群学的方式来达成。通过“群学理方法”环节,让学生发挥小组力量,来弄清在文章中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新课标大谈合作的前提下,也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寻找最善解人意者”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分析拟人句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明白拟人的妙用。
——徐澜
在第一次亮相课上,我进行了《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讲授,在讲授过程中暴露出来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诸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同事们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做出如下反思:
在事先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没能确保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导致在课堂上占用了较多时间解决字词相关的问题,未能实现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抛出的问题过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个人思考,缺少有效的互动。
未能吸收借鉴其他经验丰富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过于依赖教参,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生硬老套,缺乏吸引力。在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犯了“满堂灌”的毛病。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给出了所谓的“标准答案”,未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忽视了学生自主性的激发。
——王钰洁
数学组
数学马亚允和吕洋两位老师同题异构,开设了名为《绝对值和相反数1》的亮相课。
课堂上我成功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当有同学回答错时,另外的同学都高高地举起了手。看到他们都被我的课堂内容所吸引,学到新的知识,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不足之处:“例一”应该为“例1”,课件的细节处理以后需要注意。绝对值是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但做题过程讲解时没有明确地体现,从而在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一块没能完全体现出来。主要不足的地方是我心中所想未能完全明确的传导给学生;绝对值的求法过程文字描述与数学符号表示方法没有及时的结合,出现前后衔接不紧凑的问题.
——马亚允
学生与教师课堂的配合度还有待提高,授课过程中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但留给学生思考消化,记录笔记的时间有点少。在设置情景的过程中可以选取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实例,例如开篇的小明家、小丽家,可以换成老师家、某某同学家,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在复习巩固数轴的相关知识时,只强调了数轴的三要素,但是忽略了数轴的数学本质——直线,需要在后面的课程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引入绝对值的数学表达的时候处理的比较好,从题目的书写,结合数学学科表达简介凝练的特点,自然而然让学生生成利用数学符号代替“绝对值”这几个字的想法,让学生自然感受到引入数学符号表达是完全有必要且有意义的,可以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加以保持。
——吕洋
道法组
道法组李彦蓓老师开设了名为《少年有梦》的亮相课。
本节课运用了议题式教学贯穿其中,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善了课堂效果。两个篇目起的名字较为切题,分别是逐梦寰宇——勇做织梦人,叩问苍穹——争做圆梦人,从寻梦和筑梦两个篇目展开论述,环环相扣,较为紧凑。讲课开始的视频导入,较为新颖,和时政热点结合的较为紧密,与所讲课题的内容也密切相关,较为切题。
但是,课堂讲授形式较为单一,除了提问学生以外,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作为拓展环节,在讲到如果梦想不能实现,还有什么作用或者意义时,可以请同学小组讨论,进行启发式教学。标题的形式太过繁琐,直接说第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即可。课程内容在讲授完后,可以加上选择题和论述题的随堂检测,老师精心挑选过的,针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最后的框架、思维导图的展示,老师只需要带着学生整理梳理框架,查漏补缺,不需要同学浪费时间再誊抄一遍。板书设计方面还可以再美观一点,所选案例较大,目标不够集中,并不能很针对的得出课本上所讲的知识点。不够切题。注意思辨性、启发性。
——李彦蓓
历史组
历史组许逸栋老师开设了名为《原始农耕生活》的亮相课。
上课的速度有些快了。由于这个班级是第四课,只有35分钟时间,所以我为了课堂的完整性讲的比较快,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强化和理解。同时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时间是我在讲,提问学生不够,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过好在这一课这个班早上自习课给他们上过一次了,下次遇到其他班级我会做出调整。
缺乏闪光点。作为一节平常课,我这节课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说是公开课,首先表演的痕迹不明显,其次课件或者教学设计没有闪光点。不过由于时间的问题,这次就没什么,以后的汇报课或者公开课我会注意这方面的设计。没有下台走动,查看学生书本上圈画和笔记的状况,以后会注意。没有写完整板书。平时的课上我也经常上着上着忘记板书,这次虽然写了一部分,但最后一个子目的由于太赶时间忘掉了,后面会注意的。
——许逸栋
英语组
英语组陈雅洁和刘佳佳两位老师同题异构,开设了名为《Unit2 Let’s play Sports Welcome to the unit》的亮相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二单元的comic与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教学内容较简单,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将书上的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并且吸引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同时采用了英文教学,并鼓励学生多说、多读、多练,。
但本节课依旧有很多不足。经过自己的反思与前辈的指点,我发现,课堂学生的阅读量依旧不够,老师要领读,学生要多读,不仅可以读课文,题目句子都可以一起读,并且一遍要比一遍读得更快,为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打基础。另外课堂时间的把握度不够,本课时内容较简单,内容教授较快。并没有为课堂剩余的时间设置其他的环节,以后可以继续领读,读课文读句子,或者进行课堂练习(包括短语翻译以及其他题型),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的知识巩固。
——陈雅洁
整节课上下来,我认为自己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第一、教学思路不够清晰。书本上的练习题和下面的对话是一个整体,而我在处理的时候,将他们拆分开来,并不妥当。第二、学生开口读英语,说英语的时间不够多。虽然整节课设计了一定的全班齐声朗读,小组角色扮演等活动,但并没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有些单词学生明显没有掌握它的读音,所以教师的领读和示范也很重要。第三、时间节奏没有把控好。在上完这节新课内容后,还多出来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这十分钟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拓展的练习,这也是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每节课都应该给学生进行一些当堂检测,用题目来巩固本节课他们所学到的新知识。
——刘佳佳
化学组
历史组汤颖老师开设了名为《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亮相课。
只有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通过设计有层次的问题链,学生才能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对于氧气的简单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等)和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有了一定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能力。故在内容设计上,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氧气的相关性质、理解实验探究的目的、建构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客观事实到规律归纳。
本节课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认识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历经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故在实验活动设计上,通过4个探究实验,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证据(实验现象)——推理论证(现象的本质原因)——得出结论(物质性质的一般规律)等过程,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建构认识物质性质的简单认知模型,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汤颖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本次新教师亮相课活动旨在帮助新老师自身不断地成长,从汇报公开课中得到启发和思考,能够改善课堂情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此次新教师汇报公开课活动的开展是学校青蓝工程活动的一次阶段性成果汇报,将会激励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学校优秀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