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吟诵入课堂
记吟诵课题组第六次研讨活动
吟诵,从文字而声音,由声音而联想,经联想而至诗意,唤出诗人隐含的情感与学生沉睡的体验,是相见诗人、对话学生的良好手段。作为传统的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吟诵与现代教育结合,将在语文诗词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甫里中学吟诵课题组成员集中在二楼会议室,进行了第六次课题组活动。课题组负责人丁向红老师针对古诗词课堂教学设计这一话题与课题成员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丁老师对新教师刘义晶《诫子书》的公开课进行了简单的点评,赞扬刘老师是课题组第一个将吟诵纳入课堂的老师,敢为人先,勇气可嘉;希望其他老师,勇于尝试,突破自我。
接着,研讨对接课堂实践的教案设计。黄妹琪老师就九年级上册《古代诗词三首》谈及她的吟诵教学构思,先根据单元要求设计总体的教学目标,再从语言、内容、结构、手法及考点等角度分别设计每首诗词的具体教学任务,注意每个环节运用吟诵方法,统一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上。
接着,丁老师以《行路难》作为范例进行点评,指出朗读和吟诵要结合并用,共同为教学服务,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融合运用吟诵;在教案设计中,也要努力体现这个方向,为教学实践做好预设。我们在品读诗文时,可以讲了再吟,再品其意境,把吟诵巧妙地无痕地融入到赏析中去,从而达成教学文本、文学、文化的目标。
最后,丁老师对青年教师寄予希望,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吟诵,这样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和体悟,才能为后期深入研究积累丰富的素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